首页 健康学院 红外医学智库

Health

健康学院
红外医学智库

红外医学:远红外在生物医学临床上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

2017-12-06

2014,32(30)科技导报(www.kjdb.org)中提到:远红外是一种具有强热作用的放射线。作为物理治疗的一种,远红外用于辅助治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多种疾病,表现出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文从分子信号通路视角,分析远红外与细胞周期、细胞自身保护、第二信使和后转录调控因子等的关系,提出远红外治疗诸多疾病的可能的分子机制,并总结了近年来远红外在生物医学临床中的应用。

红外线是一种具有强热作用的放射线,波长范围大约是0.75~1000 μm。远红是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光谱,波长在3~1000 μm 之间,波长不同,穿透能力也不同。医学上应用远红外光的波长范围介于4~400μm 之间,可以穿透 3~5 mm 的组织,但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远红外疗法作为物理疗法中的一种,通过远红外辐射使血管内部分子产生共振,产生热量、加快血液循环,进而促使血管通畅(图1)。通畅的血管会带走很多血管废物,降低血管类疾病的发生率。此外,远红外辐射不仅可以促进细胞的代谢,还可以促进毒素与废物排泄,使细胞更加健康。远红外可以在不用药物的情况下,改善血液循环以及深入皮肤内部调节机体内部机制达到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且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和安全性。

红外医学-远红外照射.png

图1  远红外照射前(a)和照射后(b)血管血流量对比

注:图中红色圆球代表血流,远红外照射后的血管血流量明显增大

远红外在生物医学临床上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1.jpg远红外在生物医学临床上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2.jpg远红外在生物医学临床上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3.jpg远红外在生物医学临床上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4.jpg远红外在生物医学临床上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5.jpg

本文摘至网络,由恩鹏健康整理

 

Copyright © Shenzhen Anpan Health Industry Co.,Ltd. 200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30574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