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动态2018-05-14
高血压非药物的干预内容中提到膳食管理的目标为:
(1)减少纳盐摄入---每日食盐
(2)合理饮食---减少脂肪膳食,适量蔬菜水果。
●减少盐摄入
流行病学证明钠盐摄入量和血压水平显着相关,钠盐摄入过多主要通过提高血容量,从而使血压升高:限制钠盐的摄入量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但是,钠盐的摄入量对血压的影响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对部分个体来说,减盐的降压效果不明显,这个问题在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中应该注意。
凡是有轻度高血压或有高血压家族病史的,其食盐摄入量最好控制在每人每日5g以下,对血压较高或合并心力衰竭者摄入量更应该严格控制,每日摄入量以1〜2g为宜。
限制钠盐摄入的方法有:尽量少吃较咸的食品,如咸鱼、香肠、腌菜、咸鸭蛋等;改变烹调方法,减少烹调用盐和少用含盐的调料;改变饮食习惯:吃面条时,面汤中含盐量很高(5〜6g/大碗),如只吃面,将面汤剩下,可大幅度降低食盐的摄入量;此外,培养喝茶、喝粥的习惯,减少喝咸汤的次数。
如何掌握5g的食盐究竟有多少呢?把普通的啤酒盖去掉胶垫,盛满一瓶盖的食盐大约就是6g,如果不去掉胶垫,盛的不要太满,大约就是5g的分量。
●适量摄入蛋白质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适量摄入蛋白质,可以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高血压患者每日摄入蛋白质的量为1g为宜,每周吃2-3次鱼类蛋白质,可以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钠排出,从而减低血压,但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进食一定的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鱼、虾、瘦肉等优质动物蛋白或者大豆等植物蛋白。鱼类特别是海产鱼所含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脂和防治血栓的作用,中国人绝大多数以食猪肉为主,而猪肉蛋白质含量较低,脂肪含量较高,因此,应调整以猪肉、牛肉为主的饮食结构,提倡多吃鱼在营养学上有重要意义。
●增加含钾食品的摄入
流行病学证实,高血压患者与钾摄入及尿钠/钾比值密切相关,即血压与钾排泄呈反比,与尿钠/钾呈正比,所以,高血压患者,尤其对盐敏感者,更应注意补充钾。衡量食物的降压作用,不仅要看其钾的含量,更要看其钾/钠比值(即钾因子)的大小,含钾越高,且钾因子越大的食物其降压作用就越好。一般来讲,钾因子≥10的食物,对高血压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而一般植物性食物的钾因子均在20以上。大部分食物都含有钾,每100g谷类食物中含钾100〜200mg;鱼和肉中的含量在150〜300mg以上;蔬菜和水果200 500mg,豆类食物600〜800mg,合适的钾的摄入量对、控制高血压,脑卒中、心脏病有益处。
●保证钙的充足
钙摄入充足时,可增加尿钠的排泄,减轻钠对血压的不利影响,有利于降低血压。钙还可以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促进血管平滑肌的松弛,并能够对抗高钠所致尿钾的排泄增加,起到保钾的作用。通过膳食钙的摄入,可以使患者血压趋于下降。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补钙至少应在800mg以上,老年人应在1000mg以上。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每日从膳食中摄入的钙为400~ 600mg,普遍存在膳食钙不足的问题。
●适当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新鲜蔬菜、水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及膳食纤维,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心肌功能,还能使体内多余的胆固醇排出体外,从而有效地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同时新鲜蔬菜,水果含有的人体所需的各种电解质和利尿成分,能帮助身体排除多余的水分和盐分,有利于降低血压。高血压患者最好多食入富含钾、钙、镁的食物如胡萝卜、芹菜、海带、冬瓜、木耳、豆类、奶及乳制品等,高纤维素的食物如笋干、香蕉、坚果等,有利于降低血压。
●控制脂肪的摄入量
有研究表明,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与血压呈正相关。动物性脂肪含饱和脂肪酸高,可升高胆固醇,易导致血栓形成,使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病率增加,而植物性油脂含不饱和脂肪酸较高,能延长血小板凝集时间,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压,高血压患者要控制的是饱和脂肪的摄入量。高血压患者食物脂肪的热能比应控制在25%左右,最高不应超过30%,应严格限制肥肉、奶油、鱼子等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尤其少吃动物油和油炸食品,食用油宜多选植物油。
●高血压饮食的禁忌
(1)【酒】饮酒可使心率增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还可促使钙盐、胆固醇等沉积于血管壁,加速动脉硬化。大量长期饮酒,更易诱发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
(2)【动物内脏】应限制或禁用动物蛋白(如动物内脏)的摄入,因蛋白质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可引起血压波动。
(3)【浓茶】忌饮浓烈红茶,因为红茶中所含的茶碱最高,可以引起大脑兴奋、不安、失眠、心悸等不适,从而使血压上升,而饮清淡绿茶则有利于高血压病的治疗。
(4)【辛辣食物】辛辣和精细食物可使大便干燥难排,易导致大便秘结,患者排便时,会使腹压升高,血压骤升,诱发脑出血。
(5)【高热能食物】高热能食物(葡萄糖、蔗糖、巧克力、等)可诱发肥胖,肥胖者高血压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
(7)少吃煎炸食品,少吃脂肪糖类甜食(蛋糕、重口味饼干)。
恩鹏健康 www.anpan.cn
Copyright © Shenzhen Anpan Health Industry Co.,Ltd. 200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30574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