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动态2018-04-18
一个人进食的口味反映出其脾胃功能,例如:一个人喜吃麻辣烫,藉由食热味重而辣的食物,使自己精神舒爽,殊不知这是脾胃虚弱的表现,因此,肥甘厚味反耗气损及脾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府",清●曹庭栋《老老恒言》“凡食总以少为有益,脾易磨运,乃化精液,否则极补之物,多食反至受伤,故日少食以安脾也”。
中医说脾的特性是喜燥恶湿,脾虚不运则易生湿,而湿邪困脾,因此,脾是一个怕寒湿的脏腑,平日调理脾胃除了注意进食七分饱的原则,也当顺其喜燥恶湿之性。
多食“甘温”之品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等,以助其升阳,若饮食过于寒凉,日久则损伤脾阳,因而导致脾胃虚弱,寒湿内生,由此可知,脾胃功能与饮食的关系非常密切。
食物有四性"温热寒凉",也可说是食物的偏性:
一位脾胃虚弱的人应多食平性食物,既不偏寒,也不偏热,具有健胃、开胃、补益的作用,常见平性的食物:糯米、薏苡仁、黄豆、红小豆、玉米、扁豆、黄花菜、胡萝卜、白菜、莲子、芝麻、葡萄、橄榄、猪肉、鲫鱼、牛奶等。
这其中最惹人争议的食物是糯米,中医认为糯米具有补气功能,“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足则血盈,因此,能促进气血充盈的食物,也能具有“健脾暖胃”的功效,然而,现今营养学家却说“糯米不易消化,消化能力不好的人要少吃”。
这是因为糯米大多是支链淀粉,分支多就易与消化酶接触,使分解的时间变短变快。但因为分支处具有人体不能消化的物质,因此,如果吃入太多糯米,容易导致胃动力减弱,产生胃胀的感觉。实际上,中西医为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按照各自的理论来分析糯米,谈不上矛盾。
倒是有不少人认为喝粥不但能养生,更能养胃,但粥真能养脾胃吗?一般来说,胃食管返流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应当减少喝粥的频率,以免刺激胃酸过多分泌。
还有糖尿病患者,可以在粥内加入一半以上的淀粉豆类(芸豆、红小豆、绿豆、干扁豆)或燕麦、大麦、糙米、薏苡仁等,就可大大降低粥后血糖反应放缓,还能够补充足够的膳食纤维和其他营养素,增加饱腹感。
孔子是个美食专家,他有句名言"不时,不食",也就是说不符合节气的菜(反季节食物)
不吃:反季节的食物如:西红柿是夏天成熟的,冬天的西红柿就属于反季节食物,反季节食物虽造福群众的口福,食用后却对人体健康不利。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司岁备物”的说法,是说明采集食物都要遵循大自然的阴阳气化规律,应时采集的食物气味至为淳厚,禀受了天地之气的精华,能养护人体的脾胃,然而,反季节的食物容易有寒热不调,气味混乱的情形,不利于脾胃虚弱者食用。
-- 责编恩鹏健康管理学院(www.anpan.cn)
Copyright © Shenzhen Anpan Health Industry Co.,Ltd. 200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30574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