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动态2018-03-06
惊蛰
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其意是,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这概括了惊蛰养生在起居方面的基本要点。
惊蛰,中医养生的核心:顺天时!生阳气!
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季节的变化。
春生,生什么?
当然是生发“阳气” -- “五脏六腑的阳气”!
春生,生发五脏六腑的阳气;春气生发的好,一年平安!而春生取决于肝胆气的升发。因此春天养生,升发肝胆之气最为关键!
阳气生发就好像种子一样,种子中进地里,如果阳气充足的条件下,种子就发芽的快,后续生长的也快,惊蛰正是这一关键点,如果这一时间节点人体阳气不足,后面相关的“生长”就会滞后,而人体之一时间的关键在于生阳。
春季养肝,肝主生发,肝藏血,在这一时间点养肝护肝是,有助于提升人体阳气指数进而提升气血水平,否则人体的后续“生长”就会滞后,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同时,由于相关生活习惯,加上春节期间暴饮暴食,身体基本处于透支状态,阳气水平严重不足,这个时候需要通过系列的手段提升人体阳气指数。
养生篇:惊蛰养生从日常做起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惊蛰养生要根据自然规律,自身体质差异进行合理的情绪、起居、运动、饮食的调养。
《黄帝内经》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这句话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阐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它对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数千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了中医学的防治实践。惊蛰养生还需根据自身体质差异进行合理的调养,但是不管你是何种体质,只要坚持有目的的保健养生,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相信都能过得健康长寿。
1、起居方面。
随着气温回暖,人们也就越来越会感到困乏,这就是俗称的“春困”。为了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工作和生活,充足的睡眠必不可少。为了一个良好的睡眠,建议睡前泡脚、按摩脚底,这样可以推动血气运行,温补脏腑,安神宁心,消除一天的疲劳,利于入睡。睡前还可以稍微活动身体,有利于身体舒展和放松。
2、运动方面。
适当锻炼,增强体质。从事文职工作的朋友,在春暖花开之际,应走出办公室,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以防未老先衰。对于老年人,由于不适宜作剧烈运动,故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广播体操、老年保健操、气功、太极拳等运动。
3、饮食方面。
春季气候干燥,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我国民间有惊蛰吃梨的习俗,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惊蛰饮食调养应以保阴潜阳、以食养肝为原则。要注意全面营养,宜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少食动物脂肪性食物,按时就餐,消化功能差时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保证营养的摄入。新鲜熟透的水果,有益于健康。
4、情绪方面。
调适情绪,以养肝气。春天万物生发时,人的情志也处于一种开放宣达、生发疏泄状态,情绪易变,因而精神性疾患较多。可见春季要重视情志调养,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还要特别注重养肝,避免怒伤肝。
饮食篇:多吃生发阳气之食物
“惊蛰时节的饮食调养同样是主要以‘春夏养阳’为原则”,可适当多吃能升发阳气的食物,如韭菜、菠菜、荠菜等,但此时正值仲春,肝气正旺,易伤脾,故惊蛰季节要少吃酸,多吃大枣、锅巴、山药等甜食以养脾,可做成大枣粥、山药粥。具体可根据每个人的体质情况而定。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从饮食方面来看,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
从中医五行来说,惊蛰时节对应肝木,易出现肝木过旺阴血不足而克伤脾土的情况。因此从饮食方面来看,惊蛰时节饮食起居应顺肝畅达之性,同时助益脾土,令五脏和平。宜少酸多甜,因酸味入肝,过食可助肝火,甜味入脾,多食有益脾土。少吃酸豆角、酸笋、食醋、水果酸、话梅等酸性食物,适当多吃大枣、山药、板栗、红薯、土豆、龙眼、莲子、蜂蜜等。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同时,煎炸熏烤等燥烈辛辣之物尽量少吃,以免助生肝火。
保健篇:惊蛰需补“阳气”
中医学上,以四季配五脏,春季属肝脏,中医很早就提出“春宜养肝”的说法。春季应保持肝脏的生理功能,以适应自然界生机勃发的变化。如果忽视了护肝养肝,易影响健康。诸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节气都易流行爆发,因此要注重养生,提高免疫力。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其意是,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这概括了惊蛰养生在起居方面的基点要点:早睡早起,睡前做足浴,并按摩足底涌泉穴,可促进睡眠。
晨起可站在阳台或窗前,充分舒展身体,微睁双眼,凝视屋顶,然后双眼微闭,将双手搓热,捂在双眼上片刻,反复21次,可以保养眼睛,防止春天眼睛干涩。
白天多到户外晒太阳进行日光浴,可以养人体之阳气。
生阳篇:晒“太阳”
晒太阳有诸多好处,美国、英国等地专家研究表明,经常晒太阳有防白血病、降血压、预防糖尿病、防脑退化、有助睡眠、降低关节炎风险、有助保护心脑血管、延长寿命等有益于健康的作用。我国也有“春晒太阳胜补药”的说法。
科学研究表明:太阳光中的波长范围为 0.76~1 000.00µm波段称为红外线,人体表面的辐射波长为2~5um, 其中8~14um占人体总辐射能量的46%,按照“光谱匹配共振”原理,波长为4~14 µm的远红外线直接作用与人体细胞层面,对人类生存和健康有重要意义,被誉为“生命之光”和“家中不落的太阳”。
在生物医学上,表现为生物体内微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加强体内的代谢功能,产生理疗、保健作用。有温肾固阳,排寒祛湿,加速代谢循环,促进五脏六腑的功能恢复与唤醒机体等作用。
通过远红外线作用人体,可加速人体“阳气”的生发!比如惊蛰时令前后,人的情绪容易失控,疏导肝气,防情志失控。这是因为肝气的疏泄与情志的调节常常互想影响。如肝气太盛,容易妄动肝火,容易暴怒,而一旦肝火上头,易引发头晕、目眩、中风。如肝郁气滞,易情志不调,容易引起情绪压抑、抑郁症。此时使用远红外线产品,可护肝防病,舒畅气血。
红外篇:开郁、祛湿、补阳气
惊蛰使用远红外线产品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特别适合春季养生,经常使用可以让您轻松避免春季常见疾病,度过困乏的春天。
1、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使用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用远红外光波理疗垫3-5档20~30分钟。
2、命门穴: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用远红外光波理疗垫3-5档20~30分钟。
女神篇:春天是养颜的最好时期
养颜先养血,春天是养颜的最好时期,“女人天生爱美丽”,不少女性抱怨皮肤粗糙、松弛老化、长斑、掉发,其实这些都是体内脏腑内血气失衡引起的。
中医学认为,气血功能正常发挥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充盈,不能虚;二是通畅,不能滞。血属阴,气属阳,血的宁静与气的运行之间形成了阴阳的协调平衡,这样就保证了血气的正常运行。如果出现了气虚血瘀,血不能濡养肌肤,就会导致皮肤粗糙、松弛老化、面部长斑。
春天调肝经,养肝血,红外养肝适合所有女性朋友、亚健康人群、贫血者、体内毒素过多者等。春天万物复苏,女性想要一整年都健康美丽,在开春之际就应当加强阳气的生发,提升气血水平。此时养身体是最好的时机。
恩鹏能量养生舱汗蒸箱—女神的秘密武器
恩鹏健康 www.anpan.cn
Copyright © Shenzhen Anpan Health Industry Co.,Ltd. 200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3057474号-1